学生工作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学生工作 > 团学活动 > 正文

【法硕青年说】第一期:青年与群众——参加学生党支书延安培训班有感

发布日期:2023-04-28 作者:2021级1班姚钧奕 点击:

十五岁,我们在哪里?在这个时代,我们的十五岁不过是大同小异,在同一天空下四四方方的教室里伏案学习。就像家有儿女里唱的“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”。可时光倒回五十年,那时的年轻人好像和我们有点不一样。

1969年,年仅十五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革命的摇篮—陕北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。住窑洞、捧黄土,这一待就是七年。七年中,习近平与陕北的乡亲们生活在一起,与当地百姓“一块吃、一块住、一块干、一块苦”。陕北高原以宽厚而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个年轻人。梁家河的乡亲们给了他真挚的关怀和爱护,教会他在艰苦的环境下生活和劳动,用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,熏陶着这个年轻人的心灵。

4月初,我与第五期“先锋法大”训练营的老师和同学们,一起来到了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参观学习。自1935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起,延安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,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。同样在这里,年轻的习近平被延安的百姓所接纳,又转而扛起责任,并许下为人民服务的终身承诺。

踏上黄土高原的那一刻,连片沟壑纵横的土坡映入我们的眼帘,四起的狂风裹挟着细沙黄土拍打在我们的脸颊上。这里的人们只能在土塬的沟壑间求得少许立足之地,也因此而诞生了极富创造性的窑洞建筑。这不禁让来自江南水乡的我开始思考,是什么样的条件才让延安变成了中国革命的摇篮,支撑了中国的革命与发展,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与变迁。两天的培训结束后,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能让这片土地变得如此特殊的,恐怕不是这里的自然条件,而是世代扎根在此的陕北人民。

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,红军由出发时的8.6万余人锐减至7000余人,兵力消耗巨大。但到了延安短短几个月,红军和地方武装就发展到近3万人。走在宝塔山下,我仿佛看到当年这座红色圣地外,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国人士怀着一腔热血,奔赴而来的样子。“最后一碗米,用来做军粮;最后一尺布,用来做军装;最后一个儿子啊,送他上战场。”这首当年的歌谣,连同如林的担架、如流的推车,一起见证了亿万人民拥护共产党的一往情深。我们党也用一片真心去回馈人民,服务人民。看着毛主席亲手开垦的菜地,老一辈革命家们住的一间间俭朴窑洞,我不禁想起自己在参观南京美龄宫时,惊叹于其白玉雕琉璃瓦的奢华装饰,也愈加认识到,我们的领导人是真正能够沉下身子,融入人民的。军爱民,民拥军,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之情在延安这片大地上尽情绽放。

时光荏苒,我们党也走过了辉煌灿烂的百年历程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,身处在首都顶尖高校的我们,仿佛时常被困在那小小的圈子里,以为身边的人和事便代表着社会的主流,却忽略了在这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,在这14多亿人民里,谁才是真正的绝大多数。毛主席曾说过,“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,拿什么做标准呢?拿什么去辨别他呢?只有一个标准,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、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”。我想,除了周围的事物,我们的目光还要投向基层,投向乡村,投向西部,投向边疆,投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。因为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。我们依靠群众取得了脱贫攻坚、疫情防控、抗震救灾等人民战争的全面胜利。无数史实、无数先烈告诉我们,群众的意志最坚强,群众的力量最强大,群众是真正的英雄。

如果有一种危险可以被称为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,那便是脱离群众。但庆幸的是,我们的年轻人或许缺少经历,但都有一颗赤诚的心。在我身边,越来越多的同学看到了群众的力量,在学习生活之余,走进群众,亲近群众。他们或是放下牵挂,走上西部计划、支教保研的岗位;或是挺身而出,起疫情防控的防线;或是躬身实践,在基层法律岗位上体味民生;甚至只是走街串巷,听听群众的声音。只要他们还在做,我们的事业就还有希望。

从延安回来后,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自己,身为一名党员,我做好“为人民服务”这一件事了吗我曾经参军入伍两年,用青春回馈人民,也做过不少的志愿服务、支教、实习实践,也曾在正月的疫情防控岗位上通宵执勤,目前也正在国家乡村振兴局从事与扶贫相关的实习工作。但是,这些都还不够,想要践行这个宗旨,我要花上更多的时间。毕业后,我立志走上公务员岗位,努力用自己的力量,去服务更多的人。总有人说,体制内工作稳定有保障。可我的选择无关收入、待遇、地位。于我而言,它并不是一次职业选择,而是我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兑现的一份承诺。